长虹财经百科

首页 > 财经问答

财经问答

路不拾遗 是什么意思

2024-10-21 14:20:34 财经问答

概览介绍:

成语“路不拾遗”的意思是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这个成语来源于贾谊的《新书先醒》,他说:“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路不拾遗是社会繁荣富裕、民风淳朴的表现,也是一种社会良好风尚的象征。

1. 成语出处及含义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有这样一句话:“国无盗贼,道不拾遗。”这句话标志着成语“路不拾遗”的诞生,意思是***没有盗贼,路上没有人将别人失落的东西捡走。该成语形容社会风气好,人们品行高尚。

2. 成语的用法

成语“路不拾遗”属于紧缩式成语,可以作为宾语或定语使用。当用作宾语时,可以表示赞美或羡慕对方的风气良好;当用作定语时,可以形容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高尚。

3. 成语的例子及意义

例如,夜晚人们不用关大门,因为大家都很安全,路上没有人会拾取别人丢失的东西,形容社会风气好。这种现象在当时被认为是社会达到安定繁荣的重要标志。

4. 典故解读

该成语的典故源自贾谊的《新书先醒》,其中提到“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这里的“百姓富”意味着人们生活富足,社会繁荣,物质财富丰盈;“民恒一”表示人们思想统一,没有分歧和矛盾;“国无狱讼”表示社会没有法律纠纷和诉讼案件;而“路不拾遗”则强调了社会风气好的特点。

5. 故事阐述

据说,在古代的一个***,人们生活富饶,道德风尚良好,社会和谐稳定。有一次,国王在一次巡游中意外摔了一块玉石,结果没有人捡起来据为己有,而是聚集在一起等待国王拾取。国王感到非常欣慰和骄傲,这个时刻被后来的人们称为“路不拾遗”的开始。这个故事传颂开来,成为人们对于社会风气的追求和理想。

成语“路不拾遗”表达了社会风气好、人们品行高尚的含义。它强调了社会繁荣富裕、道德水平较高的情况,被用来赞美和羡慕别人的社会风气和道德品质。该成语来源于贾谊的《新书先醒》,通过具体的典故和故事,概括了社会良好风尚的特点。它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理想和追求,代表了人们对于和谐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