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保障倍数是什么意思
利息保障倍数是什么意思
1.
利息保障倍数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能力和偿还债务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2. 利息保障倍数的意义
利息保障倍数是反映企业获利能力和偿还债务保证程度的重要指标。
1) 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当利息保障倍数较高时,表明企业获得的利润足够用于偿还债务利息费用,具备较强的还债能力。
2) 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当利息保障倍数较低时,表明企业获得的利润无法覆盖债务的利息费用,可能存在违约风险。
3. 利息保障倍数的计算方法
利息保障倍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利息保障倍数 = 息税前利润 / 利息费用
息税前利润指企业在扣除税费后的利润,利息费用是指企业支付的利息。
4. 利息保障倍数在投资者保护中的应用
为鼓励投资者养成阅读上市公司报告的习惯,***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指导下,北京证券交易所推出了“读懂定期报告”系列投教产品,帮助投资者了解利息保障倍数等关键指标,提升投资者的判断能力。
投资者可以通过查阅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关注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以及其他与企业偿债能力相关的指标,综合考量企业的财务风险。
5. 利息保障倍数在保险机构中的应用
利息保障倍数也适用于衡量保险机构的风险把控能力。
保险机构的利息保障倍数可以理解为其在投资者的利息收益上具有的担保倍数。当保险机构的利息保障倍数较高时,表明保险机构对承保行业和投资者的风险把控能力较强。
6. 利息保障倍数的重要性
利息保障倍数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
当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较高时,表示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强,有能力偿还债务利息费用,具备较低的违约风险。
当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较低时,可能意味着企业的盈利能力不足以覆盖债务利息费用,存在较高的违约风险。
7.
利息保障倍数是企业支付负债能力和偿还债务风险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偿还债务的保证程度。
投资者和保险机构可以通过关注利息保障倍数等财务指标,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做出投资和经营决策。
- 上一篇:新冠疫苗第一针和第二针间隔多少天